<pre id="pu5bt"></pre>
    <tr id="pu5bt"><strong id="pu5bt"></strong></tr>
      <td id="pu5bt"><ruby id="pu5bt"></ruby></td>
      
      
    1. <pre id="pu5bt"><strong id="pu5bt"><xmp id="pu5bt"></xmp></strong></pre>
    2. 相關文章
      您的位置:首頁 > 養殖技術 > 養豬技術

      養豬技術

      種豬引進的注意事項及引種后的管理

      發布時間:2021-10-14   點擊:

       品種改良是增加養豬經濟效益的基礎和前提,尤其是新建的豬場,在選購種豬時應選擇高生產性能和健康水平的種豬。


       引種的目的:

      國內種豬市場上外來瘦肉型品種主要有:純種豬、二元雜種豬及配套系豬等,引種時主要考慮本場的生產目的即生產種豬還是商品豬,是新建場還是更新血緣,不同的目的引進的品種、數量各不相同。


       生產種豬。一般需引進純種豬,如大白、長白、杜洛克,可生產銷售純種豬或生產二元雜種豬。生產商品豬。小規模養殖戶可直接引進二元雜種母豬,配套杜洛克公豬或二元雜種公豬繁殖三元或四元商品豬;大規模養豬場可同時引入純種豬及二元母豬。純種豬用于雜交生產二元母豬,可補充二元母豬的更新需求,避免重復引種,二元雜種豬直接用于生產商品豬。

       

          也可直接引入純種豬進行二元雜交,二元豬群擴繁后再生產商品豬。這種模式的優點一是投資成本低,二是保證所有二元品種純正,三是豬群整齊度高。缺點是見效慢,大批量生產周期長。
       

             引種的時間、體重、數量時間。新建場引種時要在建場前考察良種場家,一般依據引種數量多少先建1棟~2棟母豬舍,隔離封閉消毒后就可進行引種。它的缺點是不利于防疫,或各種設備及設施不完善,不便開展工作;優點是至少提前半年見效益,引種應避開養豬效益高峰年,這時引種,種豬挑選余地小,而且價位較高,引種后繁殖的后代很可能又進入下一個低谷期。引進種豬數量較多時,應分批進行,以增加選擇強度和便于有計劃地配種,盡可能均衡生產。

         
          體重。引進的種豬一般要求50千克以上,不宜過大,體重過大的種豬很可能是別人挑剩下的豬,而且影響引種后免疫計劃。

       
            數量。要更新血緣可引進少量公豬母豬,達到增加或更新血緣的目的即可;如果新建場也不要按生產規模全部購入,引種數量為本場總規模的1/5~1/4較適宜;引進公豬時要考慮有足夠的血統及數量,防止母豬發情時沒有適配的公豬。

       
       引種時豬場的選擇
       選擇適度規模、信譽度高、有《種畜生產經營許可證》、有足夠的供種能力,且技術水平較高的場家。

       

       1.選擇場家要把種豬的健康放在一位,必要時在購種前進行采血化驗,合格后再進行引種。一般建場時間短,并且種豬來源于國外的疫病較少。
       2.種豬的系譜要清楚。
       3.選擇售后服務較好的場家。
       4.盡量從一家豬場選購,否則會增加帶病的可能性。
       5.選擇場家應先進行了解或咨詢后,再到場家與銷售人員了解情況,切忌盲目考察,以免看到一些表面現象,看到的豬可能只是一些“模特豬”。

       
      選擇種豬時的注意事項:


       選種時注意公母豬的血緣關系(搞雜交除外),純繁時與配公母豬盡量不要有血緣關系。引種數量較大時,每個品種公豬血統不少于5個,且公母比例、血緣分布適中。

       
             選擇的種豬應符合本品種特征,全身無明顯缺陷,種豬肢蹄、體尺、發育、乳頭評分良好;對母豬的外陰、乳頭、腹線,公豬的睪丸、包皮、性欲要重點觀察。值得注意的是選擇母豬時,那些“體型優美”者往往繁殖力不高。

       
       好由有多年實踐經驗的養豬專業人員進行選種。


      如選擇的種豬是測定豬群的,要選擇育種值高的特級豬(可能價格也高)。

       
      選種時要心中有標準,切忌進行比較,容易選“花眼”。對父本的選擇要嚴格一些。

       挑選的種豬必須帶有耳號,并附帶耳標、免疫標志牌。

       
       引種后的短期飼養管理


      這一階段非常關鍵,主要任務是使種豬盡快適應環境及恢復體能,為完成下一步的配種任務做準備。
      卸車時應防止損傷種豬,卸完后不要急于哄入圈舍,應在原地休息30分鐘,用圍布按大小、品種、公母緩慢哄入豬欄,一般每欄飼養4頭~5頭,公豬體重在70千克以上也可每欄飼養3頭~4頭,但體重過大或有爬跨行為的公豬應使用單欄飼養。


       分欄完成后,應對豬只進行消毒,噴一些有氣味的藥物(如來蘇兒、空氣清潔劑),并有專人看護12小時以上,防止豬只打斗。


             到場后12小時內不給種豬飼喂飼料,保證清潔充足的飲水,飲水中好加一些電解質、多維或飼喂青綠飼料。飼喂飼料要逐漸加量,3天~5天后恢復正常喂量,并且在飼料中加一些抗生素(如支原凈、阿莫西林),冬春季節更為重要,要連續投藥10天左右。個別生病豬要及時進行治療。


       種豬的飼料應依據體重、品種,飼喂各階段的種豬料,不能喂肥豬料或妊娠母豬料,體重達90千克以后要限制飼喂,并且在飼料中加入一些青綠飼料(如胡蘿卜、苜蓿草粉)。


       種豬體重達90千克以后,要保證每頭種豬每天2個小時的自由運動時間(趕到運動場),提高其體質,促進發情。


      夏季飼養后備母豬可在飼料中加適量的生物素和Vc、小蘇打,防止熱應激。


      適應期(7天~15天)過后,應先對種豬進行驅蟲,并按免疫程序進行免疫接種(必要時作抗體水平監測)。


      種豬達6月齡左右時,應查看系譜做好配種方案,并且開始調教后備公豬。對一些影響繁殖的疾病,如無疫苗保護可在新引后備種豬運動場上堆放原豬群糞便。


      總之,引種應有科學的計劃、謹慎的態度、細致的飼養管理才能成功。當然隨著社會的發展、市場的變化、科技的進步,引種也會越來越科學。

       

      資深獸醫為您解答,請填寫下方表單進行留言
      欧美一区二区视频
      <pre id="pu5bt"></pre>
        <tr id="pu5bt"><strong id="pu5bt"></strong></tr>
          <td id="pu5bt"><ruby id="pu5bt"></ruby></td>
          
          
        1. <pre id="pu5bt"><strong id="pu5bt"><xmp id="pu5bt"></xmp></strong></pre>